98%源自中国进口,德企想摆脱对华依赖,首次将稀土合同交给欧洲
现在各国经济的全球化程度都比较高,大部分国家都有对外贸易,也同其他国家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也使得各国的经济发展更加健康,更加快速。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大趋势,各国之间应该是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
近段时间,由于国际部分地区纷争不断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肆虐,使得很多国家都忧心忡忡。欧洲国家也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面对能源危机,欧洲国家不想受制于人,想要尽量的减少对外依赖。
欧洲98%的稀土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就在前段时间,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舍弗勒集团将一份稀土采购合同交给了挪威,德国的这一举动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一、稀土资源的重要作用
稀土元素又称为稀土金属,主要指的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一共有17种元素。目前稀土金属在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轻工业等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
由于稀土有良好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所以它可以和其他材料形成不同性能,不同品种的新型工业材料。稀土可以应用在制造坦克,飞机和导弹的材料中,能够极大的提高这些军用机械的性能,稀土资源对一国军事的意义非常重大。
甚至有人说美国军队在最近的这几次局部战争中之所以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是因为美军将稀土广泛应用于军事的原因,这也有一定的道理。其次,稀土金属还能在金属冶炼时起到精炼和脱硫有害杂质的作用,使得冶炼的钢铁更加坚固和耐用。
除此之外,稀土硅铁合金还应用在汽车,拖拉机等机器等方面,这提高了汽车,拖拉机和柴油机的生产效率。而且稀土还能够制成分子筛催化剂,因为它的活性高,选择性能好,抗重金属中毒的能力也非常强,所以它在石油化工当中作为辅助的催化剂是最合适不过了,可以使石油化工过程更加安全,更加高效。
稀土资源也被广泛应用于新材料领域。在电子航空领域以及微波与电子工业等方面也有很重要作用。稀土还能被应用于照明,那些投影中的电视荧光粉,各色的荧光粉,复印的灯粉等都是用稀土制成的。
在农业生产方面,硝酸稀土制成的肥料可以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稀土氯化物还能被应用于皮毛的染色,毛线的染色等领域,所以稀土元素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
二、我国稀土资源丰富
我国的稀土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产销国。根据《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显示,中国的稀土储量是世界的23%,而欧洲国家的稀土含量非常少,欧洲98%的稀土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中国对于稀土产业并不是非常的注重,造成了大量的稀土的浪费,同时还引发了环境问题。
现在我们国家逐渐认识到了稀土重要性,在2014年我国加强了对稀土的出口管制。要知道,虽然我国的稀土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一些西方国家却控制了稀土的定价权,使得他们以很小的代价得到了我国的很多稀土资源。现在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中国稀土集团表示将在原先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稀土的规模进行整合,使其发挥规模效应,进一步提高我国稀土的竞争力。然而我国的这一举动被西方有心人认为我国正在将稀土资源上升为一种战略工具。由于稀土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他们也紧急制定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
三、德企欲摆脱对华依赖
近日德国的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和销售的大型公司舍弗勒集团在官网发布通知,将一份稀土采购合同交给了挪威的一家公司。德国舍弗勒集团主要是在生产滚动轴承产品,合作对象主要有大众,丰田,奔驰等大型的汽车品牌。
针对舍弗勒集团这一操作,相关负责人表示:舍弗勒集团正在向电动汽车供应商转型,他们目前对稀土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他们不光和想要和中国继续合作,也要扩大合作对象比如和欧洲企业进行合作。
这个声明乍一看似乎非常的正常,但是我国相关专家认为,这是西方国家想要摆脱对中国的稀土资源的依赖,正在和其他的西方国家共同建造自己的稀土供应链。
当下国际形势比较严峻,尤其是欧洲地区动荡不安,欧洲各个国家的生产生活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舍弗勒集团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首次将稀土合同交给欧洲的本土企业,大概率也是不想要被卡脖子。在今年2月2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要减少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使稀土的能源供应链多元化。
欧洲98%的稀土都从中国进口,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这就相当于中国捏住了西方国家科技发展的“七寸”。这些欧洲国家对中国非常忌惮,对中国的态度也非常谨慎。
所以欧洲建议要积极的拓宽获取稀土资源的渠道。但是欧洲相关专家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要依赖中国的稀土资源供给,对中国的依赖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消失的。
结论
目前中国在稀土资源方面仍然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中国的稀土资源畅销全世界,为世界的经济发展和能源领域的进步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虽然西方国家想要极力摆脱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一些西方国家说我国将稀土资源上升为战略手段就纯属是无稽之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