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江门厂区:广东巨高磁铁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江门市江海区云沁路159号10栋厂房1楼

东莞厂区:东莞市巨高磁铁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东莞市塘厦镇石鼓向阳路正强达科技园D栋一楼

联系方式:0750-3100136  

联系邮箱:jugo@jugomagnet.com

如何降低烧结钕铁硼材料磕边不良

 如何降低烧结钕铁硼材料磕边不良

1 课题选择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能、低廉的价格
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已经在工业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不
足之处在于稀土含有储量稀少,产品硬度大,磕碰时易磕
边破损。
2016 年 B 型产品占所有烧结钕铁硼材料比例达到
14%,比重极大,但该产品磕边不良比例达到 3.6%,质量
成本损失极为严重。
2 现状调查及目标设定
2017 年 3 月,小组对不良进行检验细分,通过统计分
析,查找重点改善点。
从统计的磕边不良数据中可以清楚看出,前处理磕
边+倒角磕边占 B 型产品不良的 91.6%,为重点分析改善
环节。
B 型产品磕边不良目标:通过改善前处理磕边及倒角
磕边,目标到 17 年 12 月,B 型产品电镀不良由 3.61%降
至 2%。

微信图片_20190613101835.png

3 原因分析
借助头脑风暴、5M1E 及 5WHY 的方法分析出前处理
磕边及倒角磕边的各种原因,利用亲和图法将大家总结的
各种复杂原因进行归纳整理,最终利用系统图法将原因进
行总结。
从系统图(图 2)中得知,主要原因为①工资中质量考
核占比低;②磨床挡板表面起刺;③倒角石大小未做检验;
④前处理方法不合适;⑤关键工艺手动调节;⑥倒角工艺
不合适;⑦测量标准片模糊;⑧设备震动时发生移动。

巨高磁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与联系,做到用事实说话、拿证据
支撑、以理服人。同时,变更索赔项目的提出要科学合理,
要遵守合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力求达到各方“多赢”,只
有这样,才能使变更有积极的意义。
3 结束语
变更索赔是一项涉及法律法规、技术性很强且又十分
错综复杂的综合工程。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
是不可避免的,而索赔也会必然发生。本文引用几个实际
案例来分析了施工企业项目部在项目管理变更索赔工作
的几个要点,当工程变更发生时,承包人应本着质量第
一,遵守诚信、互利双赢的原则,切实落实文中强调的几
个要点,做到及时、准确地按照程序处理问题。这样有利
于项目变更索赔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管
理水平。

微信图片_20190613101901.png

4 要因确认
4.1 原因一:磨床挡板表面起刺
倒角过程中,产品会陆续进入固定轨道,从轨道中一
次通过,如果挡板起刺可能会使产品在起刺的地方产生卡
顿,后面的产品会对前面的产品造成撞击。
为了验证此原因是否为要因,准备 6000 片样品,其中
3000 片通过带刺的挡板,另外 3000 片通过光滑的挡板。
确认方法:用起刺的挡板进行加工与光滑的挡板对比
3000 片数据。确认标准:不良在 0.2%以内为非要因。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带刺挡板磕边比例 0.13%,通过
光滑挡板磕边比例为 0,两种挡板的差异为 0.13%,与标准
0.2%为非要因相比,判定为非要因。
4.2 原因二:倒角石大小未做检验
由于倒角石尺寸不同会影响磕边比例,倒角石采购入
库时未对尺寸进行检验,存在影响磕边比例的可能。为了
验证此原因是否为要因,在库房不同包装中随机抽取 300
个倒角石,抽检尺寸,与标准 18-22 对比。确认方法:抽检
300 个倒角石来料尺寸。确认标准:误差在倒角工艺规定
范围内为非要因。
通过抽检抽检尺寸,其中最大值 20.2,最小值 19.7,与
标准 18-22 以内为非要因相比,判定为非要因
4.3 原因三:测量标准片模糊
检验该产品磕边时,会借助塑料透明的标准片,标准
片上印有不同面积的圆点,通过对比圆点与实际产品磕边
大小来判定是否为磕边。标准片用的时间较长后,塑料会
划伤,对判定有一定影响。为了验证此原因是否为要因,对
同一批料用新旧标准片进行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确认方
法:与新标准片对比检验结果。确认标准:不良在 0.2%以
内为非要因。
旧标准片检验不良 1.73%,新标准片 1.77%,两种标准
片误差在 0.04%,与标准 0.2%以内为非要因相比,判定为
非要因。
4.4 原因四:设备震动时发生移动
由于设备运行时在高频率下震动,震动久了,设备会
偏移原来的位移,造成员工在操作时,操作空间受到影响,
继而操作受到影响。为了验证此原因是否为要因,取设备
偏移后 5 批数据,然后重新排列设备,取排列后 5 批产品
数据进行对比。确认方法:设备偏移后 5 批数据与重新排
列整齐设备后 5 批数据对比。确认标准:差异在 0.2%以内
为非要因。
移动前磕边 1.75%,移动后 1.81%,差异在 0.06%,与标准 0.2%以为为非要因相比,判定为非要因。
4.5 原因五:前处理方法不合适
因为产品硬度较大,相互撞击就会产生磕边,前处理
恰恰是有 75 片产品在没有缓冲物的情况下在网兜里进行
清洗,所以产生撞击是必然的,也就有产生磕边的现象。为
了验证该原因是否为要因,从前序转来的产品中全检完美
品,在前处理进行试验,通过十组试验进行数据统计。确认
方法:挑选完美品,对前处理工序进行跟踪检验。确认标
准:不良在 0.2%以内为非要因。
通过十组试验的数可知,平均值 2%,远超过标准
0.2%,判定为要因。
4.6 原因六:倒角工艺不合适
倒角就是在一个震动的设备中添加一些不同规格的
石头及产品,在不同频率的震动下,将产品的边缘毛刺去
掉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存在产品与产品撞击,也会产生磕
边,为了验证该原因是否为要因,选择完美品进行倒角试
验,通过十批次实验进行对比。确认方法:选择完美品进行
倒角过程跟踪,验证倒角工艺产生的不良比例。确认标准:
不良在 0.2%以内为非要因。
通过十批次试验的结果可知,平均值 1.78%,远远超
过标准 0.2%,判定为要因。
4.7 原因七:工资中质量考核占比低
工资中质量考核占比低,导致员工对产量重视程度高
于质量,也造成了生产中产量的波动,制造业难解的问题:
同样的产品不同班组质量差异较大,同样的产品同一班组
生产也会出现较大的波动。为了验证该原因是否为要因,
我们小组制定了简易的考核方法,对不同人员生产的产品
进行检验并按人员汇总,根据合格率进行绩效调整,通过
对比考核前考核后的质量波动情况进行判定。确认方法:
白班一周生产 6 天,后三天进行质量考核,对比前三天与
后三天考核前、考核后数据。确认标准:考核后 CPK 大于
1.33 且考核前 CPK 大于 1.0 非要因。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考核后 CPK1.56,考核前
CPK0.64。
考核前 CPK0.64,制程能力非常差,与标准考核前
CPK 大于 1 相比,判定为要因。
4.8 原因八:关键工艺手动调节
倒角工序有一个关键操作,同一批产品要在不同时间
调整成不同的频率。现场有 60 多台设备,经常同一时间内
要调整多台设备,增加了操作难度,同时只是通过记录的
形式记录何时调整设备,经常出现人为原因忘记调整工
艺,导致时间延长了或频率错误等。为了验证此原因是否
为要因,一台设备安装自动程序,与其他四台设备对比,考
察磕边不良差异。确认方法:一台设备安装自动程序,与其
他四台对比,跟踪其磕边比例。确认标准:差异在 0.2%以
内为非要因。
通过实验数据得知,自动程序设备磕边不良 1.69%,
其他设备平均值 1.93%,差异在 0.24%,与标准 0.2%相比,
判定为要因。
通过上述分析,要因为:①前处理方法不合适;②倒角
工工艺不合适;③工资中质量考核占比低;④关键工艺手
动调节。

5 对策制定及实施
针对要因制定不同对策,从可行性、有效性、经济型三
方面进行评估,最终采用 6 项方案。
通过 5W1H 的方法制订对策实施计划表。重点根据
数据统计分析,针对不同的对策制定不良率下降的目标
值,以保证总目标的完成。同时明确负责人及完成时间。和
各负责人签订绩效任务书,与考核挂钩。
5.1 对策实施一:前处理方法不合适
改善之前将 75 片单重 90g 产品合计 6.75kg,放在网
兜里清洗,操作人员通过抖动网兜使产品清洗干净,该过
程产生磕边 1.98%。
改善对策为每班安排 2 人专门清洗,上述人员是通过
技能竞赛中选出的前 6 名人员。该措施执行后,电镀磕边
不良由 1.98%下降到 1.12%,降了 0.86%,与目标不良下降
0.6%相比,此措施有效。
5.2 对策实施二:倒角工艺不合适
改善前的倒角磕边不良 1.62%。
为了改善现有工艺,设计了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

微信图片_20190613101905.png

通过正交试验规则,组织 16 组试验。通过 16 组试验
结果,评估出各因素中最优的条件参数。
按照最优的参数进行生产,倒角磕边不良由 1.62%降
至 0.77%,下降了 0.85%,与目标不良下降 0.7%相比,此措
施有效。
5.3 对策实施三:工资中质量考核占比低
改善前员工工资分两种模式,其一是工段管理人员,
他们的工资基本是固定工资,其中质量考核占比不到 2%。
其二是一线操作人员工资,工资中 60%为绩效工资,绩效
工资中 2%左右为质量考核工资,相当总工资中 1.2%为质
量考核。同时,质量考核内容相对单一。
针对工段管理人员工资模式,重新编制管理人员绩效
考核办法,考核内容细致,突出质量占比,与工段管理人员
签订考核绩效任务书,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占工资 30%。
针对一线人员工资模式,针对不同工段编制不同工段
质量考核办法,考核范围主要为重点产品合格率,及时统
计每日产品合格率,并分解到各班组,通过考核内容,计算
各班组每日绩效工资,各班组第一时间将绩效工资分到一
线人员手里。最终,使一线人员每日能得知前一日质量结
果并清楚了解质量工资是多少。
通过质量考核的辅助,工段管理人员能主动推进质量
提升工作,员工能主动关注质量并第一时间解决质量问
题。16 年所有产品不良下降 1.81%,此措施有效。
5.4 对策实施四:关键工艺手动调节
改善前,现场有 60 多台设备,经常同一时间内要调整多台设备,增加了操作难度,同时只是通过记录的形式记
录何时调整设备,经常出现人为原因忘记调整工艺,导致
时间延长了或频率错误等。
改善后,对手动调节的程序进行升级,升级为自动程
序,实现了自动调整频率,到点自动停止的功能。倒角磕边
不良由 0.77%降至 0.56%,下降了 0.21%,此措施有效。
6 效果检查
6.1 措施持续执行情况
本小组对要因已制定改善对策,重点完成以上改善对
策。但非要因对整体质量也有影响,所以非要因也制定了
改善对策,需要利用少量的时间对非要因进行闭环闭环。
结题时,所有措施完成度 100%。
6.2 质量改善情况

微信图片_20190613101909.png

通过不同对策的实施,磕边不良由 3.61%降至 1.66%。
完成了之前设定的 2.5%的目标。

6.3 全员参与情况
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应注重全员的参与,贯穿于企业运
营中的每一个环节[2]。QC 小组开展前,质量出问题后由管
理人员从上往下推,基本解决问题的人员就是管理人员+
工段长+班长,解决后传达给一线人员。
通过 QC 小组活动开展,小组也在 9 月启动了质量月
活动,质量月活动掀起全员参与质量活动的热潮,参与人
员 100%,加之质量考核的应用,一线人员更加关注质量情
况,也会及时解决质量问题。
同时通过推进 QC 小组开展,一线管理人员在 QC
方法、质量工具的应用方面,能力也有所提升,目前,一
线管理人员可以主动利用 QC 方法召集班组成员解决质
量问题。
7 巩固措施
为了保证成果得到巩固促进优秀成果申报专利,转化
为制度、标准或作业指导书,在公司专业领域推广。巨高磁铁
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或方法全部纳入工作标准、工艺规
程、管理标准中